译文及注释
译文
侯不像侯,王不像王,路上逃窜狼狈相;千乘万骑来寻找,发现二人在北芒。
注释
侯:指汉少帝刘辩,曾被封史侯。
王:指汉献帝刘协。
北芒:又作北邙,即邙山,在河南省洛阳北面。
赏析
汉灵帝刘宏末年,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十分厉害。中平六年(189年)八月,灵帝新死不久,大将军何进、司隶校尉袁绍等人密谋杀宦官夺权,不料何进反为宦官张让、段珪等所杀,虎贲中郎将、袁绍的弟弟袁术带兵烧东、西宫。张让、段珪等人在混乱中挟持17岁的小皇帝少帝和7岁的陈留王(即后来的汉献帝)先逃往北宫德阳殿,在袁绍等人的进攻下,又逃往小平津(在今巩县西北)的北邙山。尚书卢植、前将军董卓等人得知后,先后率领人马赶到北邙山前迎驾。张、段等人有的被杀,有的投水而死,两个小皇帝则狼狈夜逃,先躲到一架农民的车上,天亮时被发现接入宫中。没几天,只当了五个月皇帝的刘辩就被董卓废为弘农王,而让刘协当了皇帝,实
简析
这首童谣先直接点出封建社会中爵位与王位的不稳定性,暗喻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权力地位的瞬息万变;接着说千万军马来寻找,两个小皇帝被发现在北邙山,实际上是董卓操纵了军政大权。此歌谣就是一次宫廷政变的反映,它以简短的词句,描写当时小皇帝的狼狈情景以及君臣上下混乱不堪的局面,至高无上的皇帝,不过是权臣们追逐的一种猎物而已。
尧获重明鸟
佚名〔魏晋〕
尧为人君,一日十瑞。《述异记》
尧在位七十年……有掋支之国,献重明之鸟,一名双睛,言双晴在目。状如鸡,鸣似凤,时解落毛羽,(以)肉翻而飞。能搏逐猛兽虎狼,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。贻以琼膏,或一岁数来,或数岁不至。国人莫不洒扫门户,以望重明之集。其未至之时,国人或刻木,或铸金,为此鸟之状。置于门户之间,则魑魅丑类,自然退伏。今人每岁元日,或刻木铸金,或图画为鸡于牗上,此其遗象也。《拾遗记》
蜜中鼠屎案
《三国志》〔魏晋〕
孙亮出西苑,方食生梅,使黄门至宫中藏取蜜渍梅。蜜中有屎。召问藏吏,藏吏叩头。亮问吏曰:“黄门从汝求蜜耶?”吏曰:“向求,实不敢与。”黄门不服,侍中刁玄、张邠启:“黄门、藏吏辞语不同,请付狱推尽。”亮曰:“此易知耳。”令破鼠矢,矢里燥。亮大笑谓玄、邠曰:“若矢先在蜜中,中外当俱湿;今外湿里燥,必是黄门所为。”黄门首服,左右莫不惊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