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何如日远
《世说新语》〔南北朝〕
晋明帝数岁,坐元帝膝上。有人从长安来,元帝问洛下消息,潸然流涕。明帝问何以致泣?具以东渡意告之。因问明帝:“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?”答曰:“日远。不闻人从日边来,居然可知。”元帝异之。明日集群臣宴会,告以此意,更重问之。乃答曰:“日近。”元帝失色,曰:“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?”答曰:“举目见日,不见长安。”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,坐在元帝膝上。当时有人从长安来,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,听后不禁悲伤流泪。晋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泣,(元帝就)详尽地把东渡避难的意图告诉了他。(元帝)于是问明帝: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哪个更远?”明帝回答说:“太阳远。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,这显然可知。”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讶。第二天,(元帝)召集群臣举行宴会,把明帝的回答告诉了大家,然后又重新问明帝同样的问题,明帝却回答说:“太阳近。”元帝因吃惊而变了脸色,问他:“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?”(明帝)回答说:“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,可是看不见长安。”
注释
长安:西安,古都城名
南阳刘驎之
《世说新语》〔南北朝〕
南阳刘驎之,高率善史传,隐于阳岐。于时符坚临江,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訏谟之益,徵为长史,遣人船往迎,赠贶甚厚。驎之闻命,便升舟,悉不受所饷,缘道以乞穷乏,比至上明亦尽。一见冲,因陈无用,翛然而退。居阳岐积年,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。值己匮乏,村人亦如之。甚厚,为乡闾所安。
拟明月何皎皎诗
刘铄〔南北朝〕
落宿半遥城,浮云蔼层阙。
玉宇来清风,罗帐延秋月。
结思想伊人,沈忧怀明发。
谁为客行久,屡见流芳歇。
河广川无梁,山高路难越。